当前位置: 首页 > 医疗版 > 寻医问药 > 询诊热线
编号:11009701
要做“明白病人”
http://www.100md.com 2006年5月11日 《健康时报》 2006.05.11
     我赞同《诊断疾病应多个“心眼”》(4月6日总第326期18版,作者陆富民)的观点,临床医生诊断疾病时应多个“心眼”,但是我觉得病人在看病时也应尽量做个“明白人”。我多年与慢性病抗争的经验也说明,病人应做“明白人”,这样才能积极主动地配合临床医生,对疾病的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起到一定的作用。

    6年前我因腹部持续15小时以上疼痛并向左背放射,去一家医院的消化内科看病,因为我介绍自己的病情时只说了几句话,其中提到我有慢性萎缩性胃炎,医生就问:现在痛不痛,我说不痛了,他也就没有过多地问诊,检查腹部后,没有明显的压痛,就按胃病处理。我对人体解剖略有了解,觉得腹痛的部位像胰腺,且过去胃痛从来没有这么长时间,我把这些情况跟医生说清楚后,到急诊室查尿淀粉酶,明显增多,当即按急性胰腺炎处理。后来我住院时跟另一位医生聊起这次看病的经历,医生说:“急性胰腺炎的误诊死亡率很高,还好你发现得及时,否则很危险。”

    我也曾犯过没做“明白人”的错误。去年12月7日我在一家体检中心做团体体检时,因为没有写明病史,大部分慢性病包括已确诊8年多的糖尿病都被漏诊了。因为体检时只查了空腹血糖,仅为5.3mmok/L,没有检查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。虽然主检医师很细心,写了15条建议,比如到专科随诊、治疗、进一步检查等,但这次体检对我的意义不大。还好我对自己的身体情况很了解,不然就要耽误病情了。

    通过我的这些经验,我还觉得对于一些创伤性检查,病人自己要知道适应症和禁忌等,要多征求专家的意见,权衡利弊,慎重选择。对医生有疑问时,要采取适当的方式提出建议,这样不仅有利于和谐的医患关系,对医生认真对待自己的病情也很有好处。

    我想告诉众多病友,病人才是最了解自己身体状况的人,多了解一些关于自己病情和身体的知识,不仅对自己治病和保健有好处,还能帮助医生诊断。所以,从现在起,看病时争取做个“明白病人”吧。, http://www.100md.com(北京和平里9区1号李为光)